你的孩子會不會在畫畫時,畫了一條小線然後就說:「畫錯了!」接著就把紙揉成小團掉進垃圾桶?有沒有重新嘗試,然後再把畫紙沮喪地放進垃圾桶?這種情況下,你需要鼓勵他接受任何不完美的事情,讓他明白錯誤的價值。

「錯誤」在教育過程中很重要,我們應該讓孩子接受錯誤。

作為老師和家長,我們要向孩子示範「錯誤是學習的一部份」,對人的成長十分關鍵。

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孩子?

  1. 我們應該向孩子示範,不斷嘗試、產生錯誤,並接受風險。
  2. 我們應該在沮喪的時候向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,告訴他沮喪是很平常的,能夠憑一己之力去跨越它。
  3. 示範如何擺脫沮喪。
  4. 告訴孩子,他有權利尋求幫助或意見。
  5. 分享我們過去的失敗。
  6. 鼓勵孩子擁有自己一套對失敗的想法。
  7. 重視創意,尋找孩子的天份,點出他與別不同的地方。

很多發明其實都是來自失敗,有創意、肯面對失敗,對於科學研究來說十分重要。創意不應只被限制於藝術,對於數學和科學課程的範圍來說也很重要。不妨與你的小孩分享這些偉大的發明故事。

舉例來說,雪條的發明正正是一場美麗的巧合。當時有人把攪拌棒和飲品放在一起,卻不小心地把它們留在寒冷的室外,飲品在第二朝凝固成「雪條」,攪拌棒則變成了「雪條棍」。

現代的重要發明「強化玻璃」都是源自一名法國化學家的「失敗」。他意外地打翻了實驗室裏的一個裝有硝酸鹽的玻璃杯,但最終玻璃杯沒有粉碎,碎片反而黏在一起了。其原因正是硝酸鹽在玻璃杯上所形成的薄膜,造就了強化玻璃的發明。

「Memo紙」,即便利貼的發明也是來自錯誤。在1970年代有發明家打算發明一種強力的膠水,但最終成品黏力很弱,意外地成為便利貼出現的契機。

談「失敗發明」,不得不提魔術貼。一位瑞士工程師在走過一片田野時被芒刺勾到,花盡氣力才能拿走身上的芒刺。這使他感到興趣,放在顯微鏡下研究,發現纖維上都有小勾。最後這個概念就成為魔術貼的基本原理。

為什麼要提及這些故事呢?因為孩子要知道這些科學例證,教導他們不要害怕犯錯,反而應該重新審視錯誤,跳出原有的框框去思考,將錯誤化成有用的事物。

跳出框框

所以對付錯誤,孩子需要先跳出框框,需要擴闊眼界。讓我們再多看一個故事:有一位時裝設計的老師展示一條裙子,問學生其設計師是誰。學生們認為裙子價值非凡,猜了一堆著名的意大利設計師,但都不得要領。

實情是,裙子是老師自己縫製的。她原本打算跟着範本去製作裙子,但在即將完成時放錯了拉鍊位置。原本她對此感到很失望,但並沒有因為錯誤而放棄,反而將錯就錯,縫製出一條別樹一格但又保留意大利風情的原創裙子。

老師的自豪,在於她創造了獨特性,跳出了範本設計(雖然那不是老師的初心)。這故事告訴我們,面對錯誤時需要保持正面的態度,轉個想法隨時可以創造出與別不同的東西。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感到沮喪,讓孩子想想雪條發明的故事、讓他想起老師的裙子,讓他從錯誤中學習。

一開始的計劃與結果不盡相同,其實並不重要。所以孩子因為計劃受阻而落淚、完成不到心目中的目標,請鼓勵孩子把它當作一件原創的作品。「當你認為自己犯了錯,大可把它當作一個新機會,從而創造美麗事物。」

資料來源:The Parenting Place
圖片來源:Am1470 , Cw

Facebook